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花亦芬 -走出聖經的框架:從全球史研究觀點談「偶像崇拜」與近現代西方宗教史建構的問題 2/11中研院


走出聖經的框架:從全球史研究觀點談「偶像崇拜」與近現代西方宗教史建構的問題

Beyond Biblical Confines: the “Idolatry”-Problem and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Religions in the Early Modern Era

  • 活動日期:2015-02-11
  • 報名日期:2015-01-20 11:00 ~ 2015-02-01 23:00
  • 報名人數:50人
http://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377762520217160&MsID=652525407352667730

講者:

花亦芬 女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日期&時間:

2015年2月11日(星期三) 12:00pm~1:30pm

地點:

本所新大樓三樓 2319會議室

講綱:

      直至現代,特定基督教派對「偶像崇拜」(idolatry)現象的批判,還經常造成台灣社會的輿論譁然與不安。然而,對現代西方宗教史研究而言,「偶像崇拜」其實已是一個無效(或被歷史化)的概念,不再被智識圈繼續使用。本文希望透過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對西方「宗教」概念產生的衝擊,來探討「偶像崇拜」這個概念在語意模糊化的過程中,如何逐漸喪失意義。
      過去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比較集中在思想家或神學家的論述上。本文希望透過全球史研究的角度指出,大航海時代帶給歐洲的知識革命,應該全方位來探討,不應忽視非以寫作為業的業餘作者帶來的深刻啟發。在這個部分,筆者將對Lynn Hunt近年來關於西方宗教史建構的論述提出不同的看法。
      筆者將透過十七、八世紀對台灣、加拿大與日本宗教現狀的紀錄,論述「偶像崇拜」的問題,不應僅僅局限於一神教本身的教義問題與衝突(尤其是基督教與伊斯蘭)。而應去看到,西方宗教史知識建構的過程,關鍵影響因素為何?而其原因又是什麼?以跳脫「偶像崇拜」觀念為例,我們如何據以看到,從大航海時代起,西方知識系統如何逐漸走出以聖經為本的框架,不僅越來越以「開放多元」為基調;同時也讓人清楚觀察到,不同社群、不同階層人群所做的記錄與論述,相當廣泛而深遠地對專業論述產生不可抹滅的影響。

演講語言:

中文

注意事項:

1. 報名網頁: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2/1(週日)23:00為止。
3. 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 錄取通知:於 2/4(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 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 請自備環保餐具。
7. 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 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 聯絡資訊: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