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鹿港南管的故事:百年「南管巢」在鹿港

【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時空之旅(第七回)】
鹿港南管的故事:百年「南管巢」在鹿港(初稿)==>(三千兩百字)

【戰前同好絃友會集習南管 光復後重組南管管閣】
鹿港有「南管巢」之稱。台灣光復後,鹿港曾有「鹿港五大館」之稱,五大管閣名為:一、「雅正齋」;二、「聚英社」(位於鹿港龍山寺);三、「崇正聲」;四、「大雅齋」;五、「雅頌聲」(雅正齋分出)。另有,遏雲齋、同意齋(崇正聲分出),由施志廉籌組少數成員,後維持不久解散⋯⋯
光復以前,鹿港南管社團依鹿港地緣(角頭)分為:「頂角」、「下角」。「頂角」有:大雅齋、雅正齋、遏雲齋;「下角」有:聚英社、崇正聲、雅頌聲。光復後逐漸打破角頭寺廟演奏界限。
南管有「崇正聲」(位於鹿港牛墟頭,黃根柏擅長簫、弦,及潘榮枝;主要由黃殷智抄錄曲簿,及吳彥點抄錄部分)、「聚英社」、「雅頌聲」、「雅正齋」(館先生:黃殷智、吳彥點)、大雅齋(陳天賞習北管改南管)。
1923年,日本能久親王訪台灣,鹿港五大館合組一團南管團,前往臺中州演奏迎賓,著名南管樂師王崑山、林清河(常有寫成"和",誤也)同為聚英社代表成員。王崑山與二十餘南管同好,如王成功、施魯、林獅、王俊等,友人集資學費,共同聘請吳彥點、洪笠學習南管(王崑山原為王成功、洪笠為絃友)。
1930-40年代,「崇正聲」(南管教學時間,一「館」為期四個月。當時請館先生來教「指」、「曲」,「譜」則較少教學。指、曲教學費用各十圓(館先生價碼非低廉,館員每月繳一元或兩圓學費)。館員約十餘人,二十人以下。學員名單,如:許聰敏、施阿轉、許阿支、許阿釵、黃成業、吳明竹、施力、吳庭福、黃時、黃根柏、補鼎臣、施清河、施木叢、武相、夏順治、李木坤……等。
1945年,台灣光復後。施清河(施阿轉之子,後參與戲班跟戲,光復後參與「勝錦珠」,屬南管高甲仔)。
「崇正聲」重組日漸散管(館員失聯絡、散班)。光復後館員轉入「聚英社」,(館先生林清河、林獅),主要由林獅主持,館員居於「金門館」附近。館員如:施羊、林清河、林獅、施魯、王崑山、施鼠(此)、林象、黃位南、施木、林將、梁秋河、張波、吳俊元、王俊、施朱點、吳示、施禮、黃信榮、施清、溫清、林德其、楊銀漢、鄭獅、李木坤……等。
1953年,劉鴻溝《閩南音樂指譜全集》出版問世,曲簿於菲律賓集成,發行後,託張再興分送台灣各館一本收藏,或由個人自購使用。1976年,吳明輝《南管指譜全集》出版,與劉鴻溝出版不盡相同,但多數南管人習慣使用劉鴻溝版本,不在使用吳明輝出版的版本。
1960年代以前,鹿港南管皆為男性學習;1960年代後,始有女性參與鹿港南管學習,例如施瑞樓即較早於聚英社學南管(唱)。
1978年,鹿港始有「端午節全國民俗才藝活動」,每年舉辦。主要由聚英社主辦(聚英社主辦,雅正齋則不辦理。
1970年代,「雅正齋」主要活動於「新祖宮」,館員,如:吳媽澤、黃殷萍、楊雨、辜孝德、郭塗、施海反、陳蘭吟、郭賜福、魏漢、施碟、黃長興、施壽篇、紀添丁、尤東遷、王潤、吳示、王業(王漢英)、施應成、陳其南、曾添木、吳小爐、施啟東、黃根柏、施雙春、郭炳南、黃長燕、方闊嘴(汪連德)、施應成、施松……等。「雅正齋」館務主要由李木坤負責五、六年,後轉年輕一代承接館務。

【1980年代起引進南管師資 辜偉甫推動南管調查研究】
約當1980年起,王崑山邀請清水南管名伶吳素霞開始至鹿港授藝,並參與鹿港第一屆全國民俗才藝活動,搭台演出南管戲「陳三五娘」等。
1981年,李木坤參加「國際南管會議」,於「鹿港民俗文物館」舉行,雅正齋、聚英社參與演出活動,及東南亞南管團體。
1982年,南管協會成立於臺北:「中華民國南管協會」。1985年南管協會成立於新竹社教館,李木坤曾參與演出活動。
1982年,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受辜偉甫所成立的鹿港文物維護地方法展促進會之委託,由許常惠、呂錘寬、邱坤良、林谷芳等十二人,進行五個月的鹿港南管音樂調查與研究,1982年出版《鹿港南管音樂的調查與研究》,辜偉甫序言:「本書”鹿港南管音樂之調查與研究”即許常惠教授根據南管調查資料編輯而成,參與人員以深入的見解剖析南管之源流與特質,並對其維護與發展提出寶貴意見,此將有助於國人對南管之瞭解,精神可貴,令人讚佩。」此書奠定鹿港南管研究的核心基礎。
1984年,「雅正齋」曾於臺北社教館演出。1988年臺北中山堂、實踐堂。2001年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1988年,雅正齋於鹿港老人會館內錄音,成員有:黃承挑、李木坤、莊忍、陳才谷、臺北華聲南樂社吳昆仁、郭應護、華聲社李志龍……。南管薪傳,由文建會出資薪傳,於1987至1990年間,於鹿港國中、鹿港國小教南管。1995年,「雅正齋」往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薪傳教學,培育南管下一世代接班人。
1990年,2月15日東南亞國家來鹿港演奏,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至鹿港,南管演出與鹿港人並駕齊驅。同年(1990)端午節,「雅正齋」首次主辦「全國民俗才藝活動」南管排場,各縣市來參與管閣,如:臺北「樂府」、「華聲」;清水、褒忠、臺南、臺東(聚英社)、嘉義清源(蔡清源)、澎湖(張再隱)……等。又以清水、臺南參與人數較多,其次為臺東、嘉義,南管參與者超過一百人以上(十桌參與餐會)。
1990年,臺北「華聲」南管開訓,主要南管資師有:臺南南聲社張鴻明、臺北閩南樂府陳瑞柳、鹿港雅正齋李木坤、臺北華聲南樂社吳昆仁與江月雲、鹿港雅正齋陳材古、黃承祧、臺南南聲社謝永欽。
1992年,省立交響樂團主辦「南管大會師」演出。1992年,陳澄雄擔任省交樂團團長期間,出資接送南管教師往鹿谷教學,後由鹿谷學生自費學南管,1993年始有南管薪傳成果演出活動,參與成果發表成員:吳素霞、施瑞樓、黃珠玲、郭應護、施永川、李木坤、鄭江山、黃承祧、莊忍、施能當……等。
同年(1992),2月13日,鄭江山、莊忍、李木坤、陳材古、黃承祧,受鹿港人黃志農「左羊藝術工作室」邀請,至鹿港民俗文物館「洋樓」前演出南管。
1994年,文建會舉辦「千載清音——南管」活動。遏雲齋於日治時期有零星活動,至1994年「千載清音」活動始復館。
1996年,端午節全國民俗才藝活動轉於「鹿港老人會館」(今鹿港藝文館;鹿港公會堂)舉辦,「雅正齋」李木坤、臺北「閩南樂府」張再興、清水「清雅樂府」吳素霞等主要南管人參與。「雅正齋」有一文物留存下來:「茶水擔」,現存鹿港民俗文物館(1997年3月22日展示有攝影照片)。同年四月,李登輝總統與彰化縣長阮剛猛至鹿港視察,遏雲齋在鹿港國小教學活動,後至彰化縣政府演出。

【近十餘年鹿港南管】
2000年,文建會提供贊助,「雅正齋」赴「美國紐澤西州立大學教堂演奏,及美國紐約臺北劇場演出四場,參與演出者,有:鄭江山、李木坤、呂錘寬、黃承祧(讀音如挑)、莊忍、許宜倩、李麗娟、黃富貴、施永川(聚英社)、董建林、郭文昌、施能當、郭獻秋、施志寬、陳采秀、吳敏翠(聚英社)。
2001年,雅正齋參加「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南管聯展」,演出成員:鄭江山、莊忍、李木坤、郭獻秋、黃承祧。同年(2001),彰化縣文化局主辦、鹿港鎮公所及鹿港天后宮承辦,遏雲齋於天后宮舉辦南管排場演出活動。
2002年,鹿港扶輪社舉辦「一府二鹿三艋舺傳統文化傳承活動」,遏雲齋於鹿港天后宮香客大樓樓上的演奏廳排場。同年(2002),南北管音樂戲曲館主辦「2002年全國南管整絃大會」,演出成員有:陳塗水、郭雙傳、陳秀滿、郭應護、郭伯君。
2003年,總統府舉辦「總統府地方文化展」,遏雲齋於開幕演出「南管風情」。
鹿港南管研究者,以呂錘寬最常到雅正齋(娶鹿港人)。其次,邱坤良、林淑玲等,幾乎由黃根柏負責接待。近十年,研究者,以蔡郁琳、楊湘玲、李毓芳、劉美枝等,對鹿港南管進行訪談、調查與研究,最為著名。

以上,摘錄自蔡郁琳主編(2006):《彰化縣口述歷史(第七集):鹿港南管音樂專題/李木坤等口述》,略以鹿港南管傳承演出羅列概要,提供讀者參考。
老一代鹿港人代表,諸如:王崑山(一作昆)、施魯、施關、林德其、王俊、王萬成、曾吉、施禮、蔡水源、黃承祧、施永川、黃根柏、郭炳南、黃長燕、陳其南、李木昆、吳小爐、張禮煌、謝錫明、林水蓮、施禮……等,為1982年調查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南管非一時可認識全面,日後再增補論述之。

鹿港民俗文物館 說書人 劉客養 2014.4.15

本文收錄至鹿港民俗文物館「鹿港時空之旅」,網址:http://www.lukangarts.org.tw/visit/?ac=29
更多
— 與劉客養Chao-jung Li施學堂陳瑞和施瑞樓鹿港鹿港民俗文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